“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规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十四五”规划 - 正文

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河南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

2020-12-04   浏览:

各省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省委各部委,省直机关各单位,省管各企业和高等院校,各人民团体:

现将《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河南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27日

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基础工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对建设教育强省、助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一、战略背景

(一)发展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全省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教育改革逐步深化,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学校特别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的要求得到有效落实。教育系统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各级党组织严格党内政治生活,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明显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党风政风行风持续向好。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进中加强,广大师生思想政治素质持续提升。举办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营造了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浓厚氛围。22个高校基层党组织被评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教育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8.13%、94.62%、91.23%,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计划,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由2013年的26.12%下降到2018年的15%,85%的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职教攻坚扎实推进,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职业教育总体规模和校均规模均居全国首位,形成“长垣厨师”“林州建工”等一批职教品牌。积极促进普通高校分类发展,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6%,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规划,实现了我省高等教育重大突破。

教育改革取得新进展。出台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设立“一市四县两校”教育改革实验区,承担3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一批引领性改革举措取得突破。办学体制改革有序推进,设立省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累计吸引460亿元社会资本投资教育。教育领域“放管服”和“管办评”分离改革深入实施,职称评审权全部下放到高校,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以绩效为导向的省属本科高校、职业院校财政经费核拨机制不断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教育合作交流持续加强,与教育部等共建高校达到11所,位居全国前列。

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率达到99%,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进一步加强。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贫困家庭学生实现应助尽助,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加大招生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实施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显著增强。

教育保障水平实现新突破。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更加巩固,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参与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各阶段教育生均拨款水平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扩大。

(二)发展环境

从国际国内形势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的深入发展正在重塑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教育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更加凸显。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加速向创新型国家迈进,重大科技创新正在引领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

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看,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原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各项事业取得显著进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加快,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贡献度不断提升,人才需求的类型、层次不断发生变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缺口越来越大;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口流动不断加快,教育资源空间布局面临深度调整;人口老龄化加速和生育政策放宽,学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结构不断变化,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就业观念和需求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

从教育发展趋势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育更加注重能力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成为教育发展趋势。新兴技术对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教育模式、形态、内容和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不断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深化,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坚持走以提升质量突出特色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共识。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教育治理呈现出多方合作、广泛参与的特征。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面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面对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教育事业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科学的教育理念尚未完全确立,素质教育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尚不能满足教育现代化需要,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地位待遇有待提高,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不足,相关人事政策有待改进,管理体制机制亟需理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存在差距,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不强,高水平大学不多,教学条件生均水平偏低,高校同质化现象突出,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度不够,师范教育吸引力有所减弱,医学教育资源不足、质量不够高,与我省先进制造业对接的工科专业特色不明显,分类发展的效应还没有充分显现。有效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体系制度尚不健全,教育支撑引领创新发展和服务全省对外开放大局的能力亟待提升;政府为主、全社会共同投入教育的机制还不健全,政府依法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治理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仍需提高。

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是全省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必须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高远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战略举措推动教育现代化,更好地支撑我省现代化建设,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立足省情,优先发展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提供强大支撑。

(二)基本理念

注重以德为先。把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着力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水平,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注重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五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学生意志品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提高身心健康发展水平。

注重面向人人。坚持有教无类,保障每个人平等受教育权利,努力提供公平、优质、包容的教育,使教育选择更多样、成长道路更宽广,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注重终身学习。将学有所教与终身受益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努力为每个人在人生不同时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开放优质的学习资源、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绿色友好的学习环境,让学习成为一种生存需要和生活方式。

注重融合发展。推动教育向社会开放、向产业开放,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军民融合,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牢牢掌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确保全省教育系统安全稳定,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坚持中国特色。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道路。

坚持优先发展。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在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超前规划、优先发展教育。

坚持改革创新。将改革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着力推动教育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创新发展。

坚持依法治教。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加强教育法规体系建设,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大力推行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执教,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坚持统筹推进。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坚持以我为主,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

(四)战略目标

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和人才强省,成为中西部地区教育领先省份,进入全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上游行列。

1.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为幼儿提供更加充裕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使适龄幼儿通过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健康快乐成长。

2.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在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实现优质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巩固及完成水平和学生学业质量达到国家要求。

3.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与完成水平达到国家要求,城乡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多路径发展需求,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为成长成才提供坚实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4.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形成服务现代产业发展、德技并修、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5.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建成类别清晰、结构合理、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创新平台和高端智库,产生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和文化创新成果。

6.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统筹财政教育支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建立更加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儿童少年助学政策体系,让残疾学生接受适合自身特点、有利自身发展、有质量的教育。

7.形成共建共享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全省教育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系更加完备有效,社会参与教育决策的机制更加完善,政府依法行政、引领教育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和决策施政科学化、民主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各方共同推进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8.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沟通衔接,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互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终身教育体系。建成学习型社会,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预期指标

单位:%

指标

2017年

2018年

2020年

2022年

2035年

河南

全国

河南

全国

河南

全国

河南

全国

河南

全国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86.5

79.6

88.1

82

90

85

91

>95

>95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4.3

93.8

94.6

94.2

96

95

96

97

97

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县

(市、区)的比例

64.6

(基本

均衡)

81

(基本

均衡)

84.8

(基本

均衡)

95

(基本

均衡)

95

(基本

均衡)

100

(基本

均衡)

95

(优质

均衡)

95

(优质均衡)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0.6

88.3

91.2

89.2

92

90

92

97

97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41.8

45.7

45.6

48.7

50

50

52

65

65

学前教育教师接受专业教育比例

77.4

69.3

77.9

79

75

82

>95

>95

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59.3

66.1

62.7

65

75

70

>95

>95

新增劳动力中受过高中及高等教育比例

85

88

87

90

93

95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5

10.5

10.6

10.8

10.8

10.8

12

12

三、战略任务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落实到教育现代化各领域、各环节。

1.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坚持以学习为先导,努力提升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能力。推动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广大教师努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培训为抓手,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骨干教师专题培训常态化工作机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分类分级原则,办好教育相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专题培训班、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班等,建立多层次学习培训体系,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准确把握。

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推进教育现代化紧密结合,与解决全省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用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深化对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阶段性特征,深入分析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新期待,提高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治教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为教育现代化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2.持续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研究”等一批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重大研究课题,加快推出一批高质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

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学科建设。支持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一级学科中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方向和研究生培养方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建设一支以中青年骨干为主的专家队伍,在相关高校学科领域设立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省特聘教授岗位,培养集聚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端学术带头人。

重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果的传播。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开展高校名师大讲堂、理论名家社会行、专家学者宣讲、大学生骨干宣讲等活动,向社会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之不断深入人心。

3.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坚持从源头抓起,中小学统一使用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和历史国家统编教材,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中小学教育。积极推动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选修课和主题团课党课。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校、不同学习者特点,打造一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课堂,推出一批精品网络公开课,扩大受众覆盖面。

统筹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丰富中小学教学形式,依靠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让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强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组织省内专家学者参与国家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工作。

在高校建设一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面向大学生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公共选修课。优化课程设置,强化课程育人功能,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质量标准,抓住教育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努力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以及时代需要的人才。

1.大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强化“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身心健康水平。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

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改革开放史等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促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国情、省情教育,充分发挥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大别山精神等红色资源优势,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集体主义道德品质。加强品德修养,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坚持不懈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培养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保持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知行合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增强综合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智育水平,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激励学生做终身学习者。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原创能力。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文化承载功能,强化学校语言文字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发展艺术教育,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将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宪法教育,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

优化育人网络系统,丰富和完善教育载体。突出齐抓共管,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紧密衔接的完整育人链条,营造立体的教育生态。加强全员育人责任体系构建,明确不同群体的育人责任和育人路径。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注重第二课堂建设,拓宽育人渠道。加强育人环境管理,充分发挥优良育人环境的熏陶作用。

2.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标准建设

衔接国家相关标准,制定覆盖全学段、符合不同层次和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完善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标准,不断优化幼儿园工作规程,科学保教,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进一步明确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儿童发展要求和幼儿园实施要求。制定完善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营造独立思考、互动交流、激励创新的教学环境。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行1+X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制定紧跟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突出特色分类发展,引导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制定完善人才培养资源要素标准。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师资配备、生均拨款、教学设施设备配备等资源要素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办学条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教育发展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时修订办学条件标准。积极推进绿色学校建设,按照国家要求,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

3.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

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科学技术进展,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建设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门类齐全、学段衔接的课程体系。围绕学生发展加强核心素养培养,科学规划大中小学课程,合理设置基本课程。分类制定课程标准,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机衔接的原则,合理设计各学段、各学科专业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促进各学段教学内容纵向衔接和各门课程教学内容横向配合。促进学科间融合,探索开发以培养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跨学科课程和主题学习课程。针对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加大微课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讲座式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开发力度,推进课程多样化。推动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动高校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期更新教学大纲,适时修订专业教材,构建更为灵活开放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流专业点,引领支撑高水平本科教育。进一步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鼓励行业部门、第三方机构以及高校联盟探索制定专业、课程认证标准。切实发挥教材育人功能,用好国家统编教材。加强教材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材编审队伍。

4.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发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深化教学改革,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促进学生主动把学习、观察、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加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的学生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保障激励机制,落实社会企事业单位育人责任。探索建立发现与培养具有特殊才能和潜质学生的机制,实施特需课程和弹性化教学,为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

在中小学普遍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在职业院校全面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应当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积极推行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较为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

全面推行科教融合、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实施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深化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行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改进培养方式,更加重视导师队伍建设和培养过程优化,着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健全社会资源有效开发配置的政策体系,加大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运动场、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益设施建设力度,免费向学生开放。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校内外结合的科技教育活动,鼓励中小学校与科技馆、高校、科研机构等协同加强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

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丰富家庭教育资源,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服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校委员会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注重家风建设,推进家庭学校共同育人。积极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规范有序的校外教育。大力发展社会教育,构建学校和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协同育人格局。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促进全社会担负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

5.完善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

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考试评价制度。按照促进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有机统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使考试招生制度更加科学完善,带动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完善初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治理,严格规范培训行为,坚决纠正以分数为唯一指标的考核倾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断优化自主招生工作机制,强化对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要求,严格录取标准。建立更加完善的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深化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多元化招生选拔机制,推进分类考试,建立健全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招生选拔机制。

完善学校内部质量控制机制。推动学校以持续提高质量为目标,针对课堂教学、实习实践、考试评价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制定指导性规范,建立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监控体系,推动学校不断改进教学过程、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提高办学质量。建立学校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发布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学术诚信机制,规范学术评价,遏制科研浮躁风气,打击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术腐败,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建立更加完善的高等教育考试管理、学位论文抽检和学位授予制度,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和学位声誉。

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坚持分类评估、动态监测原则,开展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跟踪监测。建立质量监测结果反馈改进机制,加强监测信息公开和结果反馈,健全质量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逐步健全监测结果与资源投入挂钩机制,改进教育教学过程。引导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组织与机构。重视评价结果运用,构建评价激励和导向机制,引导学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需求办学,形成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新格局。

(三)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

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要重点关注农村地区,不断完善发展机制,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全面扩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

1.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

以农村为重点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为幼儿提供更加充裕、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

健全学前教育发展机制。强化省、市级政府的统筹责任,落实县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乡镇政府作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完善扶持政策,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创新学前教育教师、保育员培养和补充机制,按标准补足配齐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满足学前教育发展需求。

努力让所有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根据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重点关注乡村幼儿园的布局和建设。健全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制度,满足城镇幼儿入园需求。完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体系,确保弱势群体儿童享受学前教育服务。完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

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县级政府对学前教育发展的统筹管理。严格幼儿园准入制度,健全并落实幼儿园办园行为基本规范,完善保教质量评估指导体系和教研指导网络,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建立完善的农村薄弱幼儿园帮扶指导体系,逐步提高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水平。

2.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

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的原则,强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优化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管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全面深入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有效保证学位供给。严格落实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学校制度,加强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保障学生就近接受优质教育,防止学生因就学不便而失学。

构建更加严密的控辍保学制度。坚持依法控辍,提高质量控辍,落实扶贫控辍,强化保障控辍。把农村、偏远、贫困和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等地区作为重点监测地区,把初中作为重点监测学段,把流动、留守、残疾、家庭经济困难适龄儿童少年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作为重点监测群体,加强学生失学辍学情况监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关爱与精准帮扶责任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防止学生因经济困难、身体残疾、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而辍学。健全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体系,落实政府、学校和监护人责任,切实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受教育权益。建立学习困难学生个性化帮扶机制,确保学生不因学习困难而辍学。

完善控辍保学督导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作为对政府及其主要领导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学籍系统和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比对核查机制,及时发现未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建立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数据库,采用多种形式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防止空挂学籍或中途辍学。

3.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

形成高中阶段多样化办学格局。推动城乡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普及与完成水平达到国家要求。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互通机制,推进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增强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为成长成才提供坚实的知识和能力储备。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扩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范围。

开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不足地区普及攻坚的支持力度,优化学校布局,加强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满足学生就学需求。统筹考虑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需求,拓宽高中建设资金筹措渠道,保障公办普通高中稳定健康发展。建立高中阶段教育学生辍学监测机制。探索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初中毕业未升学学生和从业人员通过接受各种形式的中等职业教育、各类形式的成人高中教育、半工半读教育等完成高中阶段教育。

整体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加快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标准实施。通过示范引领,有效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建立课程实施监测制度,健全课程建设和管理反馈机制。开展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评估。改进学校教学组织管理,规范学校教学组织行为。主动适应高考综合改革要求,建立完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开好生涯教育课程,实现生涯教育全覆盖。支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探索,有序推进选课走班、导师制等教学制度改革。

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加快省级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平台建设,切实规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程序和内容,加强多元、多方位、多环节监督,确保评价内容公开、程序透明、结果可信。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养。

(四)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建立基于学生自身发展、价值增值的教育公平推进和保障机制,激发学生发展的内生动力,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努力让全省人民享有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1.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

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化。落实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标准化配备和定期更新机制。健全年度督导评估机制,推进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普遍达标。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根据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产业布局、人口变化与流动等因素,科学编制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推动乡村学校建设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学校布局建设、师资配置、经费保障、督导评估等机制。建立健全城乡对口帮扶机制,合理确定并逐年提高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补助和农村教师特殊岗位津贴标准,改善支教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保障支教教师合法权益。开展年度城镇教师支教督导问效评估,实施城镇教师支教定期报告和年度检查通报制度,确保支教实效。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县际间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

完善按城镇化总体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城镇学校布局规划、建设学校的制度,有序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根据就近入学原则,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健全流动人口子女异地升学考试制度,完善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高考政策和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加快流入地学校建设,积极稳妥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增市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简化优化随迁子女入学程序,完善便民服务举措,将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确保入学待遇同城化。定期开展随迁子女教育发展水平监测评估。

3.实现困难群体帮扶精准化

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改进资助方式,推动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把资助育人工作融入全学段、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开发全省智能化精准帮扶信息平台,鼓励学校建设智能化精准帮扶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资助工作精准度和工作效率。完善资助宣传、监管和资助育人长效工作机制,规范学生资助管理。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建强专职队伍,定期开展资助工作人员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计划,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加快“三山一滩”等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补齐教育短板,加大教育投入和师资培养培训力度,整体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对困难群体进行精准帮扶,重点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深入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逐步提高学校食堂供餐比例和学生膳食标准。

4.办好特殊教育

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针对学生不同情况,实施差别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计划,为每个残疾学生建立个人档案,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优先让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对中重度和多重残疾学生通过就读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个性化帮扶等方式实施教育,努力使每个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通过教育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促进医教结合,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加强专业人员的配备和合作,提高残疾学生评估鉴定、入学安置、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的有效性。探索建立适合残疾幼儿康复和身心发展的学前教育模式。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提高残疾青少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鼓励高校积极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并给予专项教育经费支持。支持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发挥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残疾人终身学习中心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教育服务。建立健全特殊教育监测和督导制度,落实各级政府的法定责任,确保每个残疾人都能够接受公平教育,获得自我发展能力。开展贫困地区残疾学生免费接受高等教育试点并逐步向全省推广。

(五)构建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

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要充分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充分整合省内各种资源,建立各级各类教育互联互通的终身教育服务网络,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人才资源优势。

1.完善终身学习服务平台

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强化职业学校和高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面向退役军人、进城务工人员、转岗人员、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城乡待业人员、残疾人、农村实用人才等社会群体,提供多样化教育与培训服务。积极构建省级开放大学、市级社区大学、县级社区学院、乡镇(街道)社区学校、村(社区)居民学习点五级教育培训网络。完善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的系统推进机制与区域协调机制,促进各组织间的衔接、沟通与融合,构建与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区域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2.优化终身学习资源配置

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引导高校、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教育,培育多元办学主体,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鼓励各地加强社区教育机构与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的设施统筹、资源共享和服务联动。通过财政支持、社会资助等多种形式,扩大社区教育资源和学习场所,强化社区教育的普惠性,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创新家庭教育指导方式,构建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融合机制。在全省范围内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农村地区普通话水平,消除语言交流障碍。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创新老年教育的体制机制,创建一批市级老年大学、县级老年学院和乡镇(街道)老年学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开展面向“三农”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3.建立终身学习制度环境

完善招生入学、弹性学习及继续教育制度,使学习者都有机会通过直接入学、先就业再升学、边就业边学习等多种方式成长成才。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转学转专业机制,允许学生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前提下灵活转换专业。建立学分银行,落实国家关于各类终身学习成果的学分认定标准、积累办法和转换途径的相关规定,为学习者提供能够记录、储存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人学习账户。深化高中后教育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学习者自主选课制度改革。推动各类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鼓励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程、职业课程,探索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加强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衔接,大力推进中高职衔接、普教融通。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各地出台终身学习激励政策。探索开展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全面学习需求与能力检测。制定和完善终身教育法规,切实保障公民终身学习权利。明确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终身学习体系中的地位、目标、责任及相互关系。完善社区学院、老年大学等办学机构的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逐步将在职人员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等非学历继续教育纳入教育事业统计范围。建立健全终身学习的目标责任机制、部门协调机制、评估机制、总结通报机制和理论研究机制等,强化经费保障、场所保障及人员保障。

(六)强化一流人才培养和支撑创新发展能力

一流的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能力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要面向富民强省需求,特别是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的战略需要,优化教育体系和学校布局结构,努力提升高校一流人才培养与服务创新发展水平。

1.分类建设一批一流高校

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瞄准世界一流,强化政策、资源和资金支持,加快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着力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和高级专门人才。把郑州大学建成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争取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创新基地。河南大学生物学主要学科领域达到世界一流学科水平,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流学科体系更加完善,初步形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基础。支持更多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争取若干所大学具备国内一流大学竞争力,更多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行列,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分类推动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完善高校分类设置、评价、指导、评估、拨款制度,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在不同层次、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提升特色骨干大学办学水平,着力建设一批行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明显的大学,在行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取得突破。加强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应用能力建设,打造一批产业贡献力大、创新应用能力高、结构带动力强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重点建设若干所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带动形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格局。鼓励支持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高校培育优质学科、专业、课程和师资,整体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2.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发展一批品牌化、连锁化和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集团,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若干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职业院校要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多种形式大力发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支撑乡村振兴。

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形成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参与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实现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

3.构建适应区域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教育布局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新机制。围绕国家在我省实施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眼区域产业发展和人才汇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区域性院校集群建设,提高教育对区域和产业发展的支撑和服务能力。加大与我省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国家战略紧密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力度,构建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的优势学科专业群。优先布局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迫切需要的高校与职业学校,重点发展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应用型高校和小规模特色学院。对标国家高等教育和人才发展目标,根据我省人口与教育发展现状,科学规划高等教育增量供给。坚持新增资源向新的城镇化地区、产业集聚区、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大力支持城市与大学开展共建工作,形成以城育校、以校兴城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4.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综合运用招生计划、就业反馈、人才需求预警等方式,引导高校和职业学校及时调整与发展需求不适应的学科专业。适应我省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国内国际人才竞争的变化趋势,逐步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比重,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提升我省教育系统产出人才的成长性和竞争力。扩大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招生规模,每万名人口中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人数力争达到国家平均水平,促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在关键领域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探索建立与科研项目和经费挂钩的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机制。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军地合力培养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急需的各类人才。

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基地和综合服务功能体系建设。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制度,继续开展高校毕业生离校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持续做好全省经济发展对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才需求预测工作。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

5.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资源聚集能力。突出“高精尖”导向,依托高校重大科研项目,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和中国郑州航空港引智试验区等平台建设,着力发现、培养和集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等各种类型的创新型人才(团队)。结合国家支持重点和我省区域特点,建设一批重点学科,建成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加强学科交叉,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建立各类创新平台向人才培养开放的长效机制,完善产教、科教、企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培养链有机衔接。

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坚定不移地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聚焦创新理论、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目标任务,建设高水平科研队伍,立足我省文化优势,开展联合攻关,产出一批原创性、标志性学术成果。加快发展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重视发展甲骨文等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构建具有中原风格的一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平台支撑体系,加强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战略研究,培育建设一批高水平新型智库。

健全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体制。加大投入,建立高校科研稳定支持机制,积极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现代大学科研组织机制,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完善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评价和考核机制,提升评价和考核的科学性。推动高校建立知识产权运营专门队伍,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登记、收益分配制度和服务保障体系。强化高校科技服务职能,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产业创业园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为师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与服务。

(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兴豫必先兴教、兴教必先强师。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完善教师发展和管理机制,吸引和汇聚优秀人才从教,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更好承担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热爱祖国、奉献祖国。把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工作,形成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教师凝聚在党的周围,更好担当起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着眼各层次教师群体特点,创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开辟新阵地,利用新载体,强化社会实践参与,推动教师充分了解世情、国情、省情、社情、民情,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新师德建设机制。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教师以德修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坚持严格制度规定和日常教育督导相结合。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逐步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构建师德状况定期调研和评议制度,完善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和重大问题报告、惩处机制。提炼和宣扬优秀教师为学为师的大爱师魂,塑造教师良好社会形象,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

2.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振兴新时代教师教育。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健全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努力培育建设若干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师范教育基地。以国家级教师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卓越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改革等为抓手,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强化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发展有机衔接。鼓励引导师范院校设立德育相关专业。建立初中毕业起点、贯通培养的学前教育教师和小学教师培养体系。完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教育体系。构建更加科学的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加强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提高新教师教书育人实际能力。

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进培训、教研、电教、科研部门有机整合,不断加强教师发展机构和专业培训者队伍建设。建立培训机构开放竞争、参训教师自主选择的教师培训机制,积极引进更多优质培训资源。建立培训学分银行,使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效衔接。健全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机制,使专业教师普遍成为“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完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健全各级各类学校教研制度,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激励机制,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

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积极落实学校内部推选、外部选派、公开选拔(聘)、择优上岗相结合的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制度。明确校长职责,根据任期目标进行任期制管理与考核评价,定期对校长办学绩效进行评估,逐步完善优胜劣汰机制。以乡村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为重点,构建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培训体系,增强校长培训的针对性,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鼓励校长和教师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形成教学特色与风格,营造豫派教育名家脱颖而出的环境。

加快培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师。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推动教师积极转变角色定位,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创新教师教育课程与培养机制,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推动教师培训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大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新技术应用能力,实现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3.优化教师管理机制

创新教职工编制管理。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型城镇化、人口政策变化及高考制度改革的需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保障教育发展需要。创新编制管理,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人员紧缺学校倾斜,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乡村小规模学校编制。实行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编制。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补足配优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及特殊教育教师。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能手与职业院校管理者、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探索实行高校人员总量管理,加快推进“员额制”改革。

完善教师准入、评价与退出机制。严格执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政策,逐步将研修教师教育课程、参加教育教学实践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逐步提升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职业准入标准。探索将行业企业从业经历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严把教师选聘入口关,对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进行双重考察。制定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教师招聘办法,遴选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健全教师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对中小学教师的考评要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对“双师型”“一体化”教师要充分体现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对高校教师的考评要凸显能力贡献导向。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定期注册制度,建立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活力。

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支持职业院校专设流动岗位,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任教。深入实施中原百人计划、中原千人计划、省特聘教授等重大人才项目,着力培养和引进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完善外籍教师和海外人才引进使用管理制度,大力引进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优秀人才。

优化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机制。适当提高中小学(幼儿园)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各级各类教师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建立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机制。职称评审要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向一线教师和在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的教师倾斜。深化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职称制度改革,由高校自主制定评价标准、自主组织评审、自主考核聘任,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立正高级职称。学校可根据政策规定自主设岗和动态调岗,实现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有效衔接。加强中小学高级职称教师的聘后管理,完善职称评聘退出机制。推行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加强聘期考核、准聘与长聘相结合。

4.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同等条件县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有效体现工作量和工作绩效。鼓励和规范高校、职业院校教师通过技术创新、科技开发、成果转让和决策咨询等方式服务社会,获取合理报酬,增加合法收入。积极完善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

完善教师荣誉制度。加大教师表彰奖励力度,因地制宜,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教师表彰奖励活动,积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各类表彰奖励要向乡村学校、乡村教师倾斜。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农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专门奖励。开展尊师活动,弘扬重教风尚,不断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幸福感与获得感。

(八)加快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途径。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将通过推动教育环境与资源生态、教学结构与组织形式、教育管理与服务业态等方面的系统变革,带动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创新发展。

1.促进教育教学环境智能化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的智能化水平。加强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多媒体终端配备。推进数字校园、图书馆、实验(实训)室等学习场所的智能化升级与改造,引导开发智慧数字教育软件与资源,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教育教学环境。分步建设综合运用物联感知、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智慧型教学、教研与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为实施智慧教育奠定基础。汇聚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学校资源(信息化)中心、社会教育机构、教育资源企业等优势力量,构建面向全省的大规模智慧型教与学平台,推动实现教育教学环境、管理与评价等全过程智能化。

2.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的新形态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层次融合和新型教学方式应用。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及创新应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探索信息技术在跨界学习、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教育等领域中应用的新型教与学方式。建立适用于不同学科需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专题案例资源库,推动一线教师有效应用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构建具有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等特征的新型学习形态。不断深化技术在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网络研修中的融合应用,发挥试点院校、示范共同体等优秀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能力,实现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

3.完善信息化时代的数字标准体系

针对不同时期教育的阶段性特征,教育部门要协同学校、行业、企业,对标国家信息化标准,修订我省教育信息化标准与规范。完善数字校园建设与评估标准,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合理规划建设教与学环境。制定数字教育资源的技术与质量标准,完善教学软件、教育游戏、在线开放课程等数字教与学资源的审查与准入标准,确保数字教育资源健康发展。完善信息化时代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及评估模型,推动师生信息素养从技术应用向信息思维和能力素质拓展。探索建立青少年数字学习产品专有评价与底线审查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与行业组织作用,加强对各种网络学习系统及学习资源的质量监管,构建安全有序的教育信息化环境。

4.创新“互联网+教育”平台服务业态

构建“互联网+教育”的数字公共资源与信息管理服务平台。鼓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在线优质教育平台,精准推送定制化教育服务。健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公共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机制。完善资源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新型教育服务监管制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激发教育服务业态创新活力。建设具有河南特色的数字公共教育资源体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对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共享。不断更新数字公共教育资源内容、丰富数字公共教育资源类型、优化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与功能,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优势,综合提升数字公共教育资源与服务质量。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化教育综合管理与治理流程,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教育统计信息系统、学校教育教学信息系统,推进教育综合管理与监测精准化和高效化。通过教育大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活动与教学行为等常态数据的伴随式精准采集、智能化有效分析、即时性督导评价,为政府、学校提供基于全数据的内外部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

(九)构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教育对外开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我省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要服务对外开放全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丰富开放内涵,持续提高开放水平和国内国际影响力。

1.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促进中外教育交流合作。完善学校、师生与国外双向交流合作机制,鼓励更多学校与海外优质学校建立伙伴关系,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提高师生对外交流能力。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选用国际高水平理工类专业课程、教材。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加快培养一批非通用语种、涉外法律等“一带一路”建设急需人才。加强与世界一流高校、研究机构合作交流。加强国际科研协同创新,多渠道吸引国外优秀教师、科研人员来豫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共同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打造中西部教育对外开放高地。

培养急需的国际化人才。坚持高端引领,完善体制机制,创新路径模式,吸引世界高水平大学来豫办学,建设一批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形成一批国际化优质教育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健康有序发展。加强统筹规划,优化管理服务,扩大选派规模,拓宽选派渠道,提高选派质量,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做好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和自费出国留学工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健全留学生归国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加强海外留学人才引进和成果转化,吸引更多优秀留学生来豫工作。

2.提升我省教育国际影响力

打造留学河南品牌。持续实施留学河南计划,健全奖学金体系,改进资助方式和选拔办法,优化留学生就读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学历生比重,建立完善来豫留学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全面提升留学质量,培养杰出来华留学人才。构建来豫留学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留学生勤工助学和优秀毕业生在豫工作制度,做好留学生校友工作,鼓励并支持来豫留学毕业生成立海外校友会。

开发国际一流教育资源。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引进、借鉴、吸收、融合、创新,形成具有河南特色、国际竞争优势的课程、教材、专业、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评价工具等,并对外推介。支持高校、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同走出去,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在海外建设“鲁班工坊”等办学机构,参与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建设,积极探索境外办学模式,共建一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人文交流基地,打造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办学品牌,树立我省教育形象,提升我省教育知名度、全球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3.扩大与深化中外人文交流

完善中外人文交流布局。发挥我省区位、历史、资源等优势,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拓展领域途径,丰富内容形式,努力构建各层次、各领域对外开放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中外人文交流新格局。积极参与国家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和项目合作,引导和鼓励学生、教师参与各领域的中外人文交流,积极开展国际教育援助,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密切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关系,创新与国际组织的教育合作方式,推进与国际组织及专业机构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吸引国际组织及其二级机构、区域中心落户我省。支持优秀青年师生参加国际志愿服务和国际合作项目,积极向国际组织推荐实习生,鼓励教育领域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在国际舞台发出河南声音,讲好河南故事,展示河南形象。

办好孔子学院(课堂)。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优化办学布局,拓展办学功能,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传播形式,促进孔子学院(课堂)特色发展。充分发挥武术、中医药、汉字文化、农业、粮食研究等特色优势,打造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汉语+”项目。积极推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开发独具中原文化内核的教材和多媒体汉语国际推广资源,尝试中原故事世界演绎、河南元素国际表达,扩大中原文化全球影响力。

(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强化教育治理顶层设计,明确总体思路,把握关键环节,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提升监管能力,创新服务方式,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建立多元参与的协同治理新机制,实现教育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

1.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

构建完善的教育法规、规章和制度保障体系。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和推动教育法规、规章建设,提高针对性、及时性、可操作性,进一步加强协调衔接,构建覆盖重要教育领域和环节、系统科学的教育法规制度体系。健全学校办学的法规支持体系,完善师生权益保护及纠纷处理制度,畅通师生权利的救济渠道,建立健全复议、诉讼、仲裁、调解等教育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健全教育法律实施和监管机制。依法明确政府管理教育的权责范围,规范教育行政程序,推动教育行政权力合法有效行使。完善教育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教育决策的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健全教育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执法机制,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操作流程,依法查处扰乱教育秩序、侵害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权益等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大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司法机关对教育的司法监督,完善政府层级监督机制,进一步发挥社会对教育执法的监督作用。

2.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

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建立健全教育行政管理清单制度,提升政府综合运用法律、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的能力和水平,保障教育有序健康发展。推动教育服务专业化、标准化、便捷化。创新监管方式,完善信用机制,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行政执法、督导、巡视、第三方评估等举措,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督导制度,健全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健全教育督导体制机制,依法保障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职能。建设专业化督学队伍,加强督导结果公开和使用,提高教育督导权威性和实效性。

推进政府科学决策。完善教育政策性文件制定程序,实行重大教育决策和政府规范性文件出台前咨询、听证、公示制度,完善教育政策落实情况评估机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性。加强教育政策研究,健全教育战略咨询机制,加强对重大教育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及政策储备。

3.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

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继续加强高校章程建设,创新章程实施保障机制,切实发挥章程在学校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坚持和完善公办普通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完善中小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积极探索完善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和运行规则,保障家长对学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推进民办学校管理制度改革创新。鼓励民办学校按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组织属性开展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民办学校理事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依法保障校长行使管理权,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民办学校资产管理、财务监管和会计制度,鼓励设立基金会依法举办民办学校,规范民办学校融资途径,保证学校办学安全。

4.完善社会参与教育治理机制

完善社会参与教育决策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开放的决策制度,拓展公众参与教育决策的广度和深度,健全社会参与教育评价与监管机制。开展教育舆情常态化监测,将公众热点问题及时纳入教育决策议程。培育社会性教育评估机构,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机构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提高教育评估专业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构建政府、用人单位、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研究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教育评估新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行业组织参与教育教学标准制定、教育质量监测和教育评价工作。

建立社会参与学校管理机制。鼓励学校开放办学,努力形成家长、社区、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学校治理的格局。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与社区建立互助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创新职业学校、高校与社会合作方式,在决策咨询、教学科研、安全管理、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更多引入社会资源,不断拓展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健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

各级党委和教育部门党组织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切实构建党对教育工作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领导格局。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工作,统筹解决全省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健全跨部门的统筹协调机制,努力形成多部门着力、各方面配合、全方位推动的工作局面,有序推进教育现代化。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及时研究教育现代化相关工作,解决重大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创造性推进教育现代化。

2.加强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

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的分类指导,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创新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推动党的组织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组织引领,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干预教育教学活动。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统战工作。以基层党建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建设,坚持不懈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学风。

3.深化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和党员干部遵规守纪的底线意识。深化巡视工作,把教育系统遵守政治纪律、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重大决策部署作为监督重点。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积极推进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和腐败案件,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保驾护航。

(二)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

1.推进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开支,增加教育投入,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努力实现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年只增不减,力争到2035年,各阶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在全国位次明显提升。合理划分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全面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标准合理、保障有力的教育事业发展保障机制,优化支出责任分担方式,依法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加大财政教育投入。

2.完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体制

坚持教育公益属性,完善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合理分担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培养成本、学生资助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非义务教育学校学费标准。全面建立并落实各阶段教育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建立健全财政拨款标准、收费标准、资助标准三位一体联动调整机制。综合运用各类政策手段,改善环境、优化服务,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土地、金融、人才等优惠政策,鼓励出资、捐资办学,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监督和管理,依法落实民办学校举办者筹措办学经费的法律责任,健全退出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基金会作用,吸引社会捐赠。

3.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加大教育经费统筹力度,优化经费使用方向,推动教育经费使用结构重心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结构优化转移,从硬件设施建设向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转移,形成与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经费使用结构。以监审、监控、监督为着力点,构建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努力建成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优化绩效目标设置,细化绩效管理办法,加强动态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立完善高校总会计师制度、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制度、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和财政教育经费预决算公开制度,强化信息化管理,保证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加大教育现代化推进力度

1.切实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教育现代化常态考核机制,按照依法依规、客观公正、注重实效原则,加强各省辖市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常态监测。创新教育现代化考核内容,健全考核办法,优化考核方式,考核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

2.强力推动政策落实

建立协同规划机制,将教育现代化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强化战略目标、战略任务、重大改革和重大工程项目的协同规划与协同实施。根据教育现代化远景目标,滚动编制阶段性实施方案,研究出台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破解关键问题,补齐突出短板,确保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政策落到实处。

3.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社会机构、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和社会公众多形式、多途径参与和支持教育现代化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报道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举措、新成就、新经验,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着力引导全社会理性看待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加快推进河南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

(2019—2022年)

为贯彻落实中央教育现代化战略部署,确保新时代河南教育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导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实施,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主题,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规划实施,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和阻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深化改革、优化结构,着力补短板、提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推动我省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切实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我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2035年教育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施原则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教育近期发展目标与教育现代化2035年中远期目标相衔接,既立足当前,破解发展难题、满足现实需要,又着眼未来,谋划远期目标、促进长远发展。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加强教育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破解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障碍,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前瞻性。

——问题导向,求实求效。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影响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障碍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教育发展所需、基层学校所困和人民群众所盼。

——尊重规律,改革创新。始终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深化教育改革,坚持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将科学精神和务实原则落实到教育事业发展全过程。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准确把握社会矛盾新变化和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精准施策,强化政策倾斜、资源倾斜和力量倾斜,坚持补短板和提质量同时发力,统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

——围绕大局,服务发展。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实施国家战略规划发展教育,根据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流动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调整教育资源布局及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22年,全面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目标,学前教育更加普及普惠,义务教育更为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教育更加多样化、有特色,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更加凸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加紧密,职业院校办学能力显著增强,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更加完善;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扎实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取得新突破,高校在不同领域特色发展、争创一流,整体办学质量稳步提升;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更加协调,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扎实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初见成效。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发展,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破解,教育资源分配更加科学,力争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思想品德、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全省中小学统一使用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和历史国家统编教材,高校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加强地方课程教材和校本课程教材规划建设。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所有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着力提升教材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组建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集中宣讲活动,做到班班讲、人人懂。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培训必修课程,引导广大师生深刻理解掌握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有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实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组织举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题培训班。支持办好学生理论社团,深入开展“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学悟行”等系列活动。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

2.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突出德育实效,整合德育资源和工作力量,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一体化德育建设,形成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全面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教学目标之中。充分挖掘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搜集整理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先烈、英雄模范、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积极开展校园红色文化理论研究。通过不断挖掘“红色宝藏”,把历史转化为课程、史料转化为教材、现场转化为课堂,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国防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融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提升国防教育工作水平。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提高学生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开展升国旗、唱国歌等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开学第一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建设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中小学生电影周”以及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大国工匠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继续办好具有河南特色的全省中职文明风采竞赛、中职学生素质能力大赛、中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赛等竞赛活动,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利用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资源和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不同主题的社会实践教育和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发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作用,建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示范校。实施中小学班主任能力提升工程,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队伍素质,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各种家校沟通方式,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育人氛围,提升德育工作整体水平。

3.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深入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配齐建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鼓励支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升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创新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作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培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军人才,培育一批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杰出人才。扎实推进网络育人,利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易班网和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络平台资源,逐步推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机APP“指点”使用。加强心理育人工作,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动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改革,促进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发展。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建设。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建设一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用学科专业建设成果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4.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把中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广泛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使每名学生掌握1—2项专项运动技能。完善校园体育竞赛体系,组织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实施校园足球场地建设工程,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3000所。

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拓展美育实践活动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美育,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展演活动。建设中小学体育艺术“一校一品”示范校、特色校,建设100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面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器材配备等办学条件。

加强劳动和实践育人,构建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相融合、家庭和社会相衔接的劳动与实践育人机制。强化实践动手、合作、创新等能力培养,开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把增强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增强维护全民健康的社会责任感。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和自身健康管理能力。

(二)巩固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强化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提高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科学编制县域内基础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1.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实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容计划。制定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继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工程,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多渠道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在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新增人口集中地区建设一批普惠性幼儿园。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每个乡镇办好1—2所公办中心幼儿园,规模大的村独立建园或设分园,规模小的村联合办园,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

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腾退搬迁的空置厂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举办公办幼儿园。鼓励有条件的事业单位、乡镇(街道)、村集体举办幼儿园。国有企业要继续办好因特殊原因确需保留的公办幼儿园。加快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落实补助标准及扶持政策,引导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有质量的普惠性服务。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确保办成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的幼儿。

提高保育教育质量。加强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和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完善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强化对幼儿园的业务指导与质量管理。完善年检及备案公示制度,强化对幼儿园教职工配备、安全防护、卫生保健、保教质量、收费行为等方面的动态监管。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实施科学保教,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着力消除“小学化”倾向。推进县域、镇域一体化管理,深入开展学前教育结对帮扶行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规范发展民办幼儿园,稳步实施民办幼儿园分类管理改革,加强无证幼儿园分类治理,坚决遏制部分民办幼儿园过度逐利行为。加强幼儿“食育”课程研究。

2.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落实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强化分类施策。加快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省级评估验收活动,推动所有县(市、区)2022年实现基本均衡达标,鼓励通过国家认定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向优质均衡迈进,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省级评估验收活动。

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逐县(市、区)、逐校建立标准化建设台账,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条件基本标准。通过城乡一体化办学、利用信息技术共享优质资源等方式,提高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强化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完善管理和治理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学校生机活力,推动义务教育学校依法办学、科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健全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统筹县域内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协调发展,改进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试行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学校联盟、九年一贯制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完善义务教育学生招生考试管理制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无寄宿制小学或不能满足寄宿需求的乡镇改扩建或新建1—3所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小学,全省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3000所左右,满足留守儿童和其他少年儿童的寄宿需求,小规模学校达到办学条件基本要求。实施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工程,启动城镇学校建设工程,新建、改扩建一批城镇中小学,新增城镇义务教育学位248万个,有效增加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

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完善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统,加强公安户籍系统与教育学籍管理系统比对,精准跟踪每一名学生的就学状态,掌握失学原因,采取针对性控辍保学措施。提高质量控辍,避免因学习困难或厌学而辍学;落实扶贫控辍,避免因贫失学辍学;强化保障控辍,避免因上学远、上学难而辍学。健全控掇保学工作责任体系,落实政府、学校和监护人责任,发挥共青团、妇联、残联、村(居)民委员会等群团及基层组织在控辍保学工作中的作用,让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完整义务教育。

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实施国家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继续实施国家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国家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河南省普通高中改造项目。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启动实施普通高中特色提质计划,推动特色发展。

实施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加快新建、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普及率。加大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力度。落实国家普通高中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和装备配备标准。组织开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评估验收。

实施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工程。深入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省级示范校认定工作,形成一批办学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课程丰富多样、教学方式灵活、评价科学有效、办学绩效突出的特色优质普通高中。围绕课程改革主要任务,瞄准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构建全面培养体系,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打造一批普通高中示范性学科,支持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实践探索,推出一批普通高中优质在线选修课程,带动全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水平提升。培育一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青年教师领军人物。推进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逐步增加试点高校和参与中学的数量,完善选拔、培养和考核办法,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探索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4.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

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统筹安排就读,切实做到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学与本地户籍学生一视同仁。在公办学校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民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保护。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明确工作责任,创新关爱与教育形式,加强心理辅导、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强化家长的法定责任。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保障留守儿童寄宿需求。推动各地落实军人、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政策。

实施特殊教育办学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建设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着力扩大特殊教育资源,在残疾学生较多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在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设立区域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健全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数据核对机制,摸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底数,落实“一人一案”,做好教育安置工作。稳步推进学前融合教育,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全面促进医教结合,建设一批省级医教结合示范校。加大国家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推行力度。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注重残疾学生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支持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重视残疾人继续教育。

5.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深化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实施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推动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深化评价机制改革,推行“绿色评价”。完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

着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坚持依法规范、分类管理、综合施策、协同治理,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支持中小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坚决查处中小学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严格规范培训行为,建立健全长效监管和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加大跨部门综合监管执法力度,压实工作责任,巩固治理成果。注重学生内在潜质的开发和启蒙,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养成、向上向善人格的培育、良好习惯的形成、健康体魄的塑造。建立健全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共同参与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体系,建立评议考核制度,加强视力健康教育,改善学校采光和照明等视觉环境,合理安排课程与活动,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定期开展中小学生视力监测。

(三)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深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扎实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1.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实施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计划。探索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协同推进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机制。修订完善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促进、规范和保障职业学校校企合作。鼓励支持中高等职业学校与企业、行业协会等深度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省级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工作,争取一批城市、职业院校、企业成为国家职业教育“十百千”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支持建设一批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性质的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系、部)和职业培训机构。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实体化运作的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充分发挥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广泛开展产教对话活动,推动一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落地。

深入推进校企“双元”育人。引导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紧密围绕产业升级和企业生产需求,大力推广“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双培型”培养模式。推动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

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励政策。在开展国家和省级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基础上,支持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和院校,实行“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鼓励金融机构依法依规审慎授信,为校企合作提供相关信贷和融资支持。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对合作成果享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的自主权。

积极创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双师型”队伍建设、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先行先试。选择校企合作推进力度大、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地方,共建省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

2.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实施职业院校高水平建设行动计划。积极适应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群)。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在全面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培育办学特色,提高培养质量;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增强服务能力。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地位,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推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标准。每个县要建好办好一所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每个县至少建好办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逐步提高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水平,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保障能力。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一批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群),大力支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引导高职院校辐射带动更多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稳步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规模。服务军民融合发展,落实定向培养直招士官政策,推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向军事人才培养开放。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设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切实做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校试点工作。探索“3+4”(3年中等职业教育、4年本科教育)、“三二分段制”(3年高等职业教育、2年本科教育)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等模式,探索在中国特色高水平(国家示范、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河南省高水平(省级优质)高职院校举办特色专业四年制本科职业教育,支持高职院校深度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培养环节。对代表我省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并入选国家集训队,或获得全国一类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及以上的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可由本科院校免试录取;对获得我省省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和省教育部门主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可由高职院校免试录取。

广泛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推行1+X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探索实行毕业证、技能等级证、职业资格证并轨制度,打通学历、技能、就业通道。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具有技能传承性、独具地方特色的产业,重点建设一批区域性省级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贯彻国务院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作要求,落实《河南省职业培训条例》,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技能河南”建设特别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多层次、多类型、多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对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专项职业能力证、培训合格证的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

3.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统筹全省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引导职业院校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优化专业设置,建设专业群,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加强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把职业教育园区与当地产业集聚区统筹规划、紧密对接,推动园区内职业教育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共用。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教学相关标准,修订100个左右省级专业教学标准,支持建设50个左右重点专业、200门左右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推动校企合作开发200种左右地方特色教材,推广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

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推动职业院校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广泛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行动导向教学等工学结合更加紧密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创设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探索线上、线下“双线并进”的教学方式。健全我省职业技能竞赛制度,积极支持职业院校师生广泛参与各类技能大赛,推动技能大赛全员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强职业教育科研体系建设,健全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加强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

(四)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聚焦内涵建设,着力质量提升,强化服务意识和能力,以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核心,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能力。以实施高等教育特色发展行动计划为抓手,对标一流,改革驱动,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突出特色,促进内涵提质发展。

1.推动高校分类发展

完善普通高校分类发展制度体系,构建高校分类评价、分类评估、分类拨款等制度,推动高校确定发展类型,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继续实施普通高校分类发展计划,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重点建设一批各类型的示范性高校。加快一流大学建设,重点建设2—3所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加强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立项9所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和8所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实施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程,加强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内涵建设,重点建设15—20所高水平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和50个对接区域产业链的专业(集群),提升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推进高等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重点建设30所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明确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到2020年,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全部停办专科层次教育。

2.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

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促进高等教育布局与产业布局和社会发展需要相衔接。科学制定高校设置规划,通过新建、分立、合并、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在高等教育资源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支撑、对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具有明显补充作用的地市布局高校,构建以地市为依托、空间布局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骨干节点。加强省级统筹,加大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力度,建设若干所特色鲜明、具有竞争力的优质高等职业学校。积极推进普通本科高校设置工作,构建本专科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理顺公办高校管理体制,逐步过渡到本科院校和行业特殊性强的高职院校由省政府或省直部门举办、其他高职院校由各地举办的管理体制。鼓励民间资本到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举办高职教育。

3.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

以扎根河南、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强目标引导、过程指导、任务督导,强化政策、资源和资金支持,持续强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郑州大学建成国家一流大学,基本完成综合性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布局与研究型大学治理体系建设,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学科实力显著增强,实现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排名前1‰学科的突破。河南大学生物学主要学科领域在国内的优势地位凸显,人才培养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升,进入ESI排名前1%。强化示范引领,以“双一流”建设带动全省高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争创一流。

4.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改革教学理念、内容、方法、评价和课程设置等,推进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交叉培养。强化通识知识教育,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使学生博学与精专统一、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兼备、知识积累和创造性思维贯通。实施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成20所立德树人标杆学校,落实国家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建设600个一流本科专业点,打造2000门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建设1000个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培育500项优秀教学成果,选树200名潜心教书育人的教学名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科教、产教、企教、医教深度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协同育人。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强新工科建设,加强文科、医学、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着力办好一批涉农专业以及儿科、学前教育、健康养老、婴幼儿照护等民生亟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全面开展本科专业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认证。强化科研育人,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育人环节,重点建设一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创新训练中心、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围绕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依法依规、宽严相济、科学管用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按照优化结构、补齐短板的原则,推动高校结构调整,加大力度建设一批农林类、师范类、医学类和工科类等行业特色鲜明、优势特色学科明显的特色骨干大学,争创行业或国内一流农业大学、一流师范大学、一流医科大学和一流工科大学等。健全高等教育人才分类培养体系,加大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就业对人才培养的反馈作用,推动高校形成招生计划、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建立健全高校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专业,加快发展与我省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培育特色优势专业集群。

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加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健全就业创业工作评价预测机制。继续开展“新时代·新梦想”就业创业系列帮扶行动,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燎原计划,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建设,完善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基地功能,适时启动二期工程建设。扶持一批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项目。树立一批就业创业典型,带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

5.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

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提升计划。启动实施博士硕士重点立项建设单位提升工程,加大对博士硕士重点立项建设单位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力争使其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正式成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启动实施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培育工程,重点培育一批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社会需求较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位授权点。继续开展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推动存量结构调整。加强河南省重点学科建设,持续推进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重点建成一批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优势学科和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列的特色学科,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资源共享、相互支撑、适应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学科群。

完善产教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依靠行业企业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完善科教融合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建立基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高水平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实施国家及省内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加强紧缺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跨学科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机制。健全以导师为第一责任人的责权机制,提升其指导能力。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完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加大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力度,加强对学位授权点的诊断式评估,确保学位授予和研究生教育质量。

6.增强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服务能力

实施高校基础研究增强工程。启动高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加大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力度,有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鼓励高校积极参与高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夯实建设创新型河南和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基础。实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支持计划,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能够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善于组织大规模科技创新活动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计划,持续支持培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重点实验室,逐步建立国家、省、高校三级重点实验室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鼓励高校积极参与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等国家级创新基地。探索新型科研组织模式,组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大平台,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布局。

实施高校社会服务水平提升工程。主动服务“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军民融合等国家决策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大河南省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实施力度,加强国家、省、高校三级协同创新中心体系建设。支持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建立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认定一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联合建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创新平台,继续实施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和职业院校,每年立项建设20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支持高校主动融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军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建设,启动实施河南省产业科教联盟计划,每年立项建设10个产业科教联盟;支持高校、行业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推进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创新要素交叉融合,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推进我省高校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切实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科研管理,引导高校实行更加灵活多样的薪酬激励制度。发挥激励导向作用,突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做好科技奖励工作。完善有利于鼓励协同创新、联合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的分类评价体系,建立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的经费奖补制度。

深入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充分利用我省历史文明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建设立足河南、注重原创的学术体系,推出一批中原品牌的学术成果,形成具有中原特色的文化品牌。建设覆盖大中小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厚植学术基础,激发科研热情。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计划,每年立项支持30名创新人才、10个创新团队。重点加强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团队培养,造就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名师大家。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明确研究方向,汇聚高端人才,形成成果高地,继续推进高校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构建人才辈出、成果丰富、学术发展的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加强智库建设,形成高校智库联盟集约优势,培育10个左右高校智库进入全国高端智库序列。采取后期资助的形式,引导支持高校学者深入社会实践,积极建言献策。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严守科研伦理规范,扎实做好学风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创新环境。

(五)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师德建设贯穿教师发展管理全过程,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创新师德教育形式,丰富师德教育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坚持教师入职宣誓制度。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师德教育基地。加强英雄教师李芳、时代楷模张玉滚等典型人物事迹宣传,充分发挥师德先进典型、教书育人楷模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健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和违反师德行为联合惩戒制度,对师德失范行为进行曝光并定期通报,全面落实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

2.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加强教师教育学科队伍建设,建立教师教育改革发展保障机制。支持师范院校教育博士点、教育硕士点建设。建设一流师范教育基地,打造一批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深入推进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建设。启动实施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精准培养本土化乡村教师。实行“县来县去”定向培养,完善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努力建设高素质善保教幼儿园教师队伍,加强幼儿师范院校建设,提高培养层次和培养质量,积极推动初中起点五年制幼儿园教师培养。改革招生制度,支持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高校师范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或采取入校后二次选拔方式。落实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强化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积极推进各类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在高水平工科本科学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完善教师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制度,稳步推进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在现行标准基础上提高30%,到2022年达到普通专业生均拨款标准的1.5倍。

支持教师终身学习。坚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实施中原名师培育工程和名校长培育工程,建立教师校长海外研修常态化机制。加大高中教师培育支持力度,实施高中教师杰出青年培育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中小学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实施学费资助政策。实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工程,创新实施“国培计划”,扩大“省培计划”实施规模,完善教师培养培训联合联动机制。全面加强中高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教师卓越校长培养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分专业建设80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落实职业教育教师全员轮训制度,实行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企业实践制度。着力提升高校教师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选送优秀教师到“双一流”建设高校访学和在职研修。鼓励高校校(院)长、中层干部到国内一流高校挂职锻炼。建立健全教师海外培训机制,加大教师国(境)外培训力度,提高师资国际化水平。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扩大高校高层次人才规模,提升学科领军人才在全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继续实施中原百人计划、中原千人计划、特聘教授讲座制度等重大人才工程,以长江学者和省特聘教授等重大项目为抓手,着力引进和培养一批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省特聘教授等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引进和培养120名学科领军人才,重点选拔培养1200名青年骨干教师,培训2000名新入职教师,建设20个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逐步完善教师发展平台体系。支持省级高端智库培育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名师。

3.推进教师管理制度改革

创新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在现有编制总量内,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原则上每三年核定一次。盘活存量,优化结构,采取调剂、补充、压减、引进等方式保证教师需求。加大跨地区、跨层级、跨行业调整力度,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优先满足教师队伍需要。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改善攻坚计划,增加满足走班教学要求的在编教师或政府购买服务的教师。加大编制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倾斜力度,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鼓励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将教职工编制配备和购买工勤服务相结合,满足教育快速发展需求。

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政策,积极推动教师资格育考结合。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中小学教师招聘办法,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主体作用,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加强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指导监督,确保新招聘教师质量。严把教师选聘入口关,将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考察作为高校教师选聘的必要环节。完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支持职业院校通过直接考核方式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在现行标准基础上,幼儿园、小学提高5%,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提高8%左右。学校可根据政策规定自主设岗和动态调岗,实现职称和岗位聘用有效衔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向乡村学校倾斜,在农村连续从教男满25年、女满20年的在编在岗教师,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符合申报条件的,直接评聘中小学一级教师。在农村连续从教满30年且离法定退休年龄不满5年的农村教师,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考核认定中小学一级教师。获得中原名师、省特级教师、省级以上优秀教师、河南最美教师称号,担任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者在农村学校从教且教龄男满30年、女满25年的在岗在编教师,符合申报条件的,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评聘中小学高级教师。高校高级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在现行标准基础上提高5%左右。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高校业绩特别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不受资历限制,破格或越级申报高级职称。加强教师职称聘后管理,完善职称评聘退出机制。

创新教师管理。推行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教师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动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并作为选拔任用、职称评聘、评优表先的优先条件。实行学区(乡镇)走教制度。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鼓励职业院校聘任兼职教师,打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进入职业院校任教通道。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赋予高校更多用人自主权。加快推行高校员额制改革。

4.提升教师地位和待遇

实施教师待遇提升行动计划。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确保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同等条件县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健全符合教师职业特点、有效体现工作量和工作绩效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和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师倾斜。班主任工作按照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基本工作量,并在绩效工资分配、津补贴发放等方面予以倾斜。实施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津贴政策,最低标准不低于400元/月。鼓励各地探索制定寄宿制学校教师补助和延时服务津贴发放办法。

扩大高校收入分配自主权。完善适应高校和职业院校教学岗位特点的内部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高校教师依法取得的科研奖励、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不纳入单位工资总额基数。支持高校盘活资源开发青年人才公寓。

提高教师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中小学教师保障责任,落实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坚持尊师重教优良传统,大力弘扬优秀尊师文化,重振师道尊严,形成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开展尊师活动,支持鼓励企业在向社会提供服务时实行教师优先。完善教师荣誉表彰奖励体系,树立师德典型,加大教师表彰奖励力度,努力使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5.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继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提升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扩大“特岗计划”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规模。持续开展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对口支教。制定倾斜政策,教师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全面落实惠及农村教师的生活补助、乡镇工作补贴等各项政策。将国家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义务教育学校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扩大到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根据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启动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和保障住房建设工作,解决农村教师住房保障问题。力争到2022年逐步实现保障特岗教师、支教交流教师和离家较远需在校食宿的农村教师每人一套周转宿舍。通过建设农村教师住房、组织团购、发放购房补贴或优惠券、按照当地公租房政策提供教师公寓租住等方式,稳妥有序解决全省乡镇(不包括县城所在乡镇)及以下学校(含教学点)在编在岗教师的基本住房问题。

完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开展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工作,实行银龄讲学计划和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完善乡村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六)努力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扎实推进教育脱贫攻坚,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教育行动,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支持力度,着力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全面提升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发展水平。到2020年,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实现教育脱贫目标。到2022年,农村薄弱地区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1.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稳步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建立重点监测制度,因地、因家、因人施策,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精准化帮扶政策,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不因贫失学。深入实施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逐步提高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标准和学校食堂供餐比例,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聚焦贫困县特别是深度贫困县,存量资金优先保障、增量资金更多倾斜,加大对贫困县教育投入和师资培养培训的支持力度,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整体水平,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办好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深入开展院校合作、中职招生兜底和劳务协作。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促进其家庭脱贫。鼓励支持高校发挥学科、人才优势,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着力推进“三山一滩”地区群众脱贫,加大对“三山一滩”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发展规划上优先考虑,政策上相应倾斜,资金上重点投入,将“三山一滩”地区高校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充分发挥其在服务区域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以及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纳入生活补助范围。设立省级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奖学金,奖励人数约占在校生数的3‰。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双轮驱动”工作机制,扎实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强化贷后管理,确保“应贷尽贷”。坚持精准资助工作理念,完善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持续加大学生资助监管力度,努力实现资助对象精准、标准精准和发放精准。

2.补齐农村薄弱地区教育发展短板

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按照“园舍独立、经费独立、人员独立、教学独立”的要求,规范发展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在学前教育师资不足地方,采取派驻公办教师、教研指导、志愿者服务、实时互动课堂等方式提高保教质量。

坚持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合理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倾斜,做好校舍建设、装备配备工作。保障小规模学校信息化、音体美设施设备和教学仪器、图书配备,设置必要的功能教室,改善生活卫生条件。在保障基本教育教学条件基础上,加强寄宿制学校信息化、安全防范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床铺、食堂、饮用水、厕所、浴室等基本生活条件,建设开展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及文体活动所必需的场地与设施。充分利用同步课堂、公开课等方式推广强校带弱校、优秀教师带其他教师的模式,提高教学点、薄弱校教学质量。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加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提高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特别是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普及水平。支持农村地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服务当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能力。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教育行动

大力发展面向“三农”的职业教育。充分发挥涉农职业院校和县级职教中心的阵地作用,加强涉农专业建设,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乡村生态旅游、现代畜牧业等产业人才,有效服务农业产业振兴;培育农村公共卫生、老年照护、乡村规划等领域人才,提升农村民生保障水平。面向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在乡青年农民等群体,广泛开展学历职业教育,培育大批服务乡村振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统筹各类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培训资源,大力开展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加大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力度,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培养带头人。推进实施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建立健全政府、工会、用人单位和学习者共同分担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构建以开放大学和开展网络远程教育的高校为主体,以开展成人教育的普通高校为支撑,成人高校共同参与的农民工学历继续教育格局,激励在豫务工、有学历提升需求且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接受学历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层次和技术技能水平。鼓励涉农高校和职业院校面向农业主产区提供技术服务,推进涉农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支持高校根据产业发展设置专业、开设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在智力、科技、培训、产销帮扶上为农村地区提供支持。

(七)大力促进教育区域协同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教育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规划,优化区域教育政策支持体系,以省部共建高校建设、郑州大都市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和区域教育协作为重点,创新教育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着力先行先试,探索新时代区域教育改革发展和科技创新新模式,推动形成区域教育事业发展新格局。

1.加大部省合建和省部共建高校建设力度

深化部省合建改革举措,协调联动,凝聚合力,加大资金、政策和资源配置的支持力度,重点推进郑州大学优势特色学科群对接全省新材料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和医疗服务事业,显著提升服务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能力。推动郑州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示范带动全省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优化国家高等教育布局、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入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围绕强化本科教学、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夯实办学基础,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学校本科教学基础能力,重点加强教学实验、图书信息等设施建设,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继续深化省部共建工作,加大对省部共建高校支持力度,统筹政策、资金等多方资源,推动共建高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争取相关国家部委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和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的能力。扩大省部共建范围,进一步丰富共建形式,完善共建机制,强化共建高校办学特色。

2.推进郑州大都市区教育创新发展

强化省级统筹,加快推进郑州大都市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支持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市进一步拓展教育协作深度和广度,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率先探索,努力把郑州大都市区建成教育改革创新先导区、促进教育公平示范区、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区、教育开放合作引领区、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发挥郑州市优质教育集聚的主体作用,推动五市健全加快教育发展的领导决策机制、协同发展机制、推进落实机制和考核督导机制,围绕教育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先行先试,力争在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升质量效益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进一步提升郑州大都市区教育的竞争力和辐射力。

深化区域协作,加大区域内教育资源相互开放的力度,搭建各级各类教育协作发展与创新平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有序流动,不断满足区域内群众对高质量和多元化教育的需求。优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与配套措施,通过联合办学、开办分校等模式,鼓励郑州市优质教育资源优先向其他四市中心城区和大都市区新兴增长中心流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向纵深发展。加强区域内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实现深度融合,为大都市区产业升级、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以培养高端科研人才为目标,在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州高新区和开封市建设高等教育中心,以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为引领,全面提升区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综合实力。探索建立大都市区高校协同发展联盟,推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与其他高校联动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大都市区高校参与国家(河南)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建设,支持郑州大学建设国家超算郑州中心。加快推进郑开双创走廊合作办学高教园区建设,支持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或设立学院。

3.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

加快构建联系紧密、沟通高效、协调有力的黄河金三角区域高层级教育交流合作机制。科学推进区域教育政策逐步统一和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采取年度轮值形式,通过举办现场会、交流会、报告会、论坛、沙龙等,着力推进区域教育督导、学校管理、教学研究、教师培训、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经验交流。积极搭建黄河金三角区域教育第三方评估检测平台,形成“管办评”分离的现代化教育格局。加强黄河金三角职教基地建设,实施职业院校跨地区招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和生源共享。

加快推进区域内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推动区域内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注重区域教育联动错位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建立健全教育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落实完善有利于促进黄河金三角区域教育合作和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黄河金三角区域教育协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4.深化区域教育交流合作

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桥梁纽带作用,继续深化京豫教育交流与合作,借助北京市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基础教育水平。持续实施一批对口协作教育项目,强化水源地六县与北京市六区基础教育结对帮扶,扎实开展两地中小学校“手拉手”“结对子”等活动,不断丰富两地结对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内容,实现京豫两地优势互补、基础教育资源共享,提升水源地中小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水源地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深入推进京豫、沪豫结对高校交流与合作工作,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在京豫、沪豫教育合作协议框架下,加快推进与北京市、上海市结对高校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和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提升高校教学管理和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加大区域教育合作力度,拓展合作范围,加强与国内教育发达地区和省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吸引国内高水平大学来豫办学、合作设立研究院(所)。强化对口支援,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对新疆哈密地区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创新思路,整体推进,提升受援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八)加快构建教育信息化新生态

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着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1.推进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

实施中小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到2020年,全省中小学校(含教学点)有线无线网络覆盖率、宽带网络接入率达到100%,网络出口带宽达到100兆级以上,多媒体教室占教室总数的比例达到95%以上;到2022年,全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完备,80%以上中小学校达到河南省中小学校数字校园评估标准基本要求。加大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力度,到2022年,90%以上的职业学校达到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基本要求。实施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行动,推进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支持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的泛在网络设施建设,构建基于5G、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慧学习空间。

实施教育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完善河南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资源共享、教学支持的“平台+教育”服务模式。创建数字资源建设模式,形成开放、有序的资源汇聚与更新机制,融合众筹众创,推动多方参与数字资源开发。开展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加快优质资源共享,到2022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省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优质、适用、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及其应用体系。建立健全中小学使用数字资源和学习类APP的审核与应用监管制度,提升内容和应用服务的教育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积极推进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平台、网络学习空间融通,基本建成全省“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2.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支持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加快推动教学与学习行为的数字化记录和分析,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课内课外各学科互相融通的学习新生态。建设智慧学习空间和学习体验中心,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

实施数字教育资源协作共同体建设工程。协同推进优质特色资源共享和教学模式创新,重点培育300个“网上结对”省级示范性教学创新协作共同体、500个“线上牵手”省级示范性网络直播共同体,形成一批信息化教学创新案例;推行“1+N”或“N+N”的网络直播课堂方式,以县(市、区)为基本单元,构建强校带弱校、优秀教师带其他教师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建设为载体,支持高校通过协同共建方式开发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鼓励高校共建优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1000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管理平台,认定300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实施“互联网+教育”示范引领工程。重点培育20个教育信息化2.0示范县、300个智慧校园示范校、2000个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标杆校,开展教育行政人员信息化专题培训3000人次。

3.创新“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加强对学习者认知和学习行为规律的研究,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教学组织方式。重塑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方式,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跟踪监测教学全过程,开展学情分析和学习诊断,精准评估教学和学习效果,由结果导向的单一评价向综合性、过程型的多维度评价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素质培养转变,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能力建设行动,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新模式。实施新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实施教育管理人员信息素养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信息化规划力与执行力。

4.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建设省级“国家教育考试管理与服务信息化支撑平台”,提升考试综合治理现代化水平。探索建设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试题库,推进信息化环境下考试形式变革,为实现全面素质考查夯实基础、创造条件。探索智能阅卷技术在大规模考试中的深度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教育测评技术对考试结果进行深度挖掘,向学生提供多维的成绩综合分析报告,向学校提供群体多维评价数据,为提升教学质量、教育管理水平发挥科学评价导向作用。

开展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分层建立教育数据目录体系,统一数据标准及规范,加强数据资产管理,推进教育数据交换与共享。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以教育重大决策问题、任务和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决策支持服务系统。加快教育政务新媒体平台建设,推进教育政务服务系统和门户网站、APP整合,实现各级教育门户网站与本级政府政务服务网站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推动更多事项“掌上办”。

(九)不断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实施教育开放建设工程,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高水平涉外办学、高质量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加快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持续提升我省教育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服务构建内陆开放高地。

1.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

深入实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加快教育互联互通。统筹河南省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吸引沿线国家学生来豫留学。推进郑州亚欧交通职业学院建设,加快高速铁路、航空机械、航空物流、电子商务、国际金融等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空中、陆上、网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搭建国际科教、产教和企教合作交流平台,鼓励国际科技协同创新,积极参与高校科技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行动。推动对外援助培训中心建设,做好对刚果(布)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援助工作。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加快高水平英语语种人才培养,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小学开展非英语语种外语教学,设立5—10个非英语语种外语培训基地。探索“英语+非通用语”“专业+非通用语”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我省高校与相关国家合作开设非英语语言外语专业,推动高校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为重点,开设第二、第三公共外语,支持与沿线国家高校开展学生联合培养。

2.加快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

探索多种渠道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聚焦科技前沿和薄弱、空白、紧缺学科专业,以理工科专业为重点,积极推进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建设,着力建设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支持特色学校、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办学。鼓励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配合企业走出去,推动建设一批“鲁班工坊”“仲景学院”“河洛学院”“大禹学院”等境外办学机构。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涉外办学质量监测和评估,逐步提升办学质量。

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统筹“五区”联动、“四路”协同和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拓宽公派出国渠道,扩大选派规模,深化与国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合作,鼓励高校推荐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支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修。加大国外智力引进力度,为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家属居留等提供便利。拓展交流渠道,丰富交流形式,加快学生国际流动,推动学分和学位互认、互授、联授,促进学生国际化培养。

完善来豫留学管理体制机制,培养留学青年杰出人才,打造“留学河南”品牌。实施河南教育推介计划,组织我省院校到国外举办教育展,完善奖学金体系,吸引外国学生来豫留学,力争我省留学生规模突破10000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留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留学管理服务水平。加大品牌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加快具有河南特色的留学生教材研发。提升学历教育层次,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

3.加强中外人文交流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打造内陆中外人文交流新高地。加强工作协同,丰富内容形式,大力支持民间中外人文交流,加强中外体育艺术等人文交流。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创新举办“武林汉韵”海外巡演,加大中原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中国特色、中原风格的中外人文交流品牌项目。充分利用政府间高级别中外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专业人士务实合作、师生友好往来平台,立体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支持中小学国际友好学校建设。鼓励中小学开发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创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加大高校学生对外研学交流力度,提升师生人文交流能力和素养。重点推进与世界主要大国、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人文交流,加强与欧美、东南亚、南亚、中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合作。推动双边多边大学联盟建设,支持高校积极参加国际组织。深入推进友好省州(城市)交流与深度合作,推动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等国际化学校建设,持续提升开放包容度、交往便利度,优化开放营商环境。加强高校智库国际合作与交流,支持高校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鼓励特色鲜明的高校设立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探索“国别/地区+行业”研究新模式。

推动孔子学院(课堂)创新发展,扩大规模,提升办学质量。充分发挥我省文化资源和高校学科优势,建好特色孔子学院(课堂)和“汉语+”项目。加强在办孔子学院内涵建设,创新办学模式,支持中资企业参与孔子学院(课堂)建设,增强服务企业能力。支持国家和省级汉语国际推广基地、海外中国武术健康文化中心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培训机构建设。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加大国际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培养选派力度,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培育一批文化推广使者。积极开发独具中原文化特色的教材和多媒体汉语国际推广资源,提升中原文化国际影响力。

(十)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

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加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度体系建设,创新办学体制,完善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健全教育管理体制,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撑。

1.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

加快转变教育管理职能,形成统放结合、权责匹配的教育管理体制。梳理优化职责职权,减少微观管理和具体审批事项。严格控制新增行政职权事项。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切实提高教育领域审批服务便民化水平。制定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大幅减少对学校的各类检查、评估、评价,为学校潜心治校办学创造良好环境。完善信用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破除束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机制,改革高校编制及岗位管理制度,改善高校进人用人环境,改进高校教师和辅导员职称评审机制,健全符合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完善和加强高校经费使用管理,完善高校内部治理,强化监管优化服务,让学校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激发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健全现代教育制度体系。围绕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完善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的格局。落实学校章程,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促进和规范理事会建设。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特点,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学校办学活力和自我监管能力。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健全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推动学术委员会、理事会等制度完善落实。健全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建立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推进现代中小学校制度建设,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保障学校自主设立内设机构,依法依规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2.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坚持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的原则,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进一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教育规律和省情的考试招生制度。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深入研究省情、教情、考情,科学制定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统筹推进考试、评价、教学、招生全方位改革,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考试评价录取机制。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为高考综合改革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以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为主,全面推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模式,基本形成以分类考试招生为主、统一高考招生为辅的高职院校招生新格局。按照国务院高职扩招的决策部署,组织开展高职院校扩招工作,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为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含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提供灵活多样的升学和培养模式,提升技术技能人才整体素质。深化高考加分政策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严格加分条件和认定程序,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加强“阳光招生”平台和监督体系建设,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对违规招生行为的查处力度。

3.实施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教育,加强引导、监督、管理和服务,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稳步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通过政策引导,按照自主选择、科学分类、平稳过渡的原则,完成民办高校分类登记工作,推动各地自主开展其他学段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工作。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立营利性民办学校,严格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的行为。建立差别化政策体系,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奖励、捐资激励、土地划拨、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扶持。拓宽办学筹资渠道,创新教育投融资机制,探索多元主体合作办学,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举办学校或投入项目建设。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强化日常办学行为监管,促进民办学校依法诚信办学。健全民办学校退出机制,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资产管理和财务会计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规范独立学院管理,鼓励支持独立学院转设。

4.加快构建终身学习制度体系

实施继续教育推进工程。健全职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拓宽知识、提升能力和丰富生活为导向,办好网络继续教育,推动有条件的院校通过网络在线等形式向社会开放课程,建设一批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批继续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实施继续教育专干培养培训工程,不断提高继续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打造一支继续教育专家队伍,推动全省继续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实施终身教育发展战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配合、社会积极参与的终身教育推进工作机制。逐步搭建集中各级各类学习资源的全民终身学习平台,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完善终身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建立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为学习成果认证、转换、积累提供基本依据。深入推进开放大学建设,以建设开放大学信息化平台为抓手,提升资源共建共享水平和社会参与度,切实满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要。

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持续推进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等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城乡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支持建设一批示范性社区学院(学校),持续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和示范性老年大学(学校)建设,研发一批老年教育课程资源。

三、保障措施

(一)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领导

1.落实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政治责任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质量。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教育工作。各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地推进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担负本地推进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优先谋划、优先安排、优先支持教育改革发展,加大统筹规划、政策指导、协调落实力度,确保规划优先、投入优先、资源配置优先,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

2.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覆盖、全面从严

着力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对公办高校、中小学校、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建工作的分类精准指导,提升各类学校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在公办高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党委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校、院(系)两级议事决策规则。研究制定高校党建工作标准,健全测评体系,实施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党建工作。指导开展高校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视在高校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完善学校领导干部联系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等制度,夯实党在知识分子中的群众基础。健全中小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强化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党组织,探索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牢牢把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加强和改进高校统战工作,强化对党外人士的政治思想引导。优化加强党建带团建机制,将团建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以加强基层党建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培育优良校风学风。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选优配强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班子。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通过援派、挂职等多种方式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和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能力。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教育系统干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

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推动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从严要求、监督、管理干部,把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问题,净化教育生态。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巡视整改、推进巡察工作,把教育系统遵守政治纪律、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情况作为监督重点。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积极推进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二)大力推进依法治教

1.推进依法行政

根据教育发展需求和法定职权,配套制定各类教育标准、规范、程序,推动完善全省教育法规规章体系。进一步健全教育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起草、审查、发布等程序规定,提高文件质量。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核、集体讨论决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民主公开、责任明确。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制度,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教育执法机制,支持各级教育部门调整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结构,加强教育执法能力建设。探索建立由教育部门会同财政、公安、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加强教育部门同政法部门的合作,建立校园欺凌、性侵犯学生等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机制。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定,落实教育重大事项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加强学校依法治校

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章程。促进学校以章程为统领,建立健全教学、科研、学生、人事、资产与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完善学校章程审核、备案制度,探索建立章程核准后的执行和监督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学校信息公开制度,保障教职工、学生、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活动,完善学校自查、专家评审、行政部门抽查的示范校考核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依法治校工作整体水平和建设成效。依法健全各类社团、协会等在学校组织及开展活动的规则,完善监督机制。

加强与社会各方、各部门协作,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积极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为区域内中小学校实施法治教育提供支持和服务。建立健全学生伤害事故调解制度,支持各地设立由司法、教育部门牵头,公安、银保监、财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参加的学校学生伤害事故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完善师生权益保护机制,鼓励依托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师生申诉制度,探索设立师生权益保护、争议调解委员会并吸纳师生代表,公平、公正调处纠纷、化解矛盾。

(三)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1.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努力实现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年只增不减,努力提高各阶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在全国的位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投入机制,科学划分教育领域省以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结合市县财政保障能力实行省财政分档分担办法;加大对投入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各级政府落实投入责任;落实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等教育投入政策,并严格落实使用管理有关规定。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按照规定的管理权限和属地化管理原则,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学费(保育教育费)、住宿费标准;适时调整高校收费标准;完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收费管理模式。积极扩大社会投入,完善落实奖励扶持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引导奖励力度,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教育领域,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总投入中社会投入所占比重。积极推动债务化解,对普通高中债务中属于存量地方政府债务的,可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加大对公办高校发行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专项债券的倾斜力度,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鼓励学校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化解债务。建立拨款标准、资助标准、收费标准“三位一体”的动态调整机制。制定教育经费统计实施细则,完善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

2.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

科学规划教育经费支出,加强教育事业发展与中期财政规划的统筹衔接。重点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向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倾斜,向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倾斜。着力补齐教育发展短板,重点支持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普通高中特色优质发展、职业教育融合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保障师范教育优先发展。足额保障资助资金,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倾斜;足额保障教育脱贫攻坚资金,向深度贫困地区和黄河滩区迁建教育项目倾斜;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水平,向乡村教师倾斜,持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投入。

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范围覆盖所有财政教育资金,并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争取省级层面到2020年年底,市、县级层面到2022年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强化制度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推动落实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加强经费监管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继续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实施专项资金审计。

(四)加强教育督导评估

1.完善教育督导管理体制

全面落实教育督导职能。严格落实《教育督导条例》,促进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职能。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教育督导委员会作用,完善工作规程,明确工作程序和各成员单位教育督导职责,加强沟通联络,形成三级教育督导机构统一协调、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教育督导工作格局。上级教育督导机构加强对下级教育督导机构的监督、指导。落实“管办评”分离原则,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规范各种评审、评估、评价、评选、评比、检查等活动,将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督导评价、检查验收、质量监测等事项归口到教育督导部门。

完善发布、反馈、整改制度。健全教育督导报告发布制度,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新闻媒体等,扩大教育督导公开范围,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完善教育督导结果反馈制度。强化对督导发现问题的整改复查,推动公开监督和行政问责,提高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2.创新教育督导运行机制

建立常态化和专项化相结合的教育督导运行模式。健全市级政府和省直部门优先发展教育执行情况评价体系,开展市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年度评价,指导各地开展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年度评价,层层压实各级政府教育职责。有效发挥教育督导“督导评估、检查验收、质量监测”职能,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保障教育事业优先优质发展,建设一批教育强市、教育强县。引入第三方评价,鼓励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教育评价。引入市场机制,将委托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价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保证教育评价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监测。建立贯穿大中小幼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制度,逐步形成标准健全、目标分层、多级评价、多元参与、学段完整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推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促进幼儿园规范管理、健康发展。建立中小学校管理评价制度,完善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制度,推动建设一批中小学素质教育示范校。加强对校园和校车安全管理的督导,整治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提高中小学生欺凌防治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政策支持、绩效考核、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完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评价体系,推动高校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一批示范校。开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完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水平和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建立健全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和反馈改进机制。将落实国家和省课程方案、教材选用使用情况纳入督导内容。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督学队伍。按照当地各级各类学校数、学生数的实际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廉洁高效、专兼结合的督学队伍,赋予教育督导评估队伍相应执法权。建立兼职责任督学工作补助制度,妥善解决兼职督学因教育督导工作产生的费用。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优先发展教育责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的重大部署上来。省直各部门要根据实施方案和职能分工,主动履职尽责,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明确各项工作进度安排、时间节点,建立健全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确保本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教育督导部门要定期组织督导评估,开展工作督查,跟踪监测分析工作进展,压实落实责任。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宣传各地、各学校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凝聚全社会共同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共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共同支持教育现代化的良好氛围。

版权所有:南阳理工学院发展规划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邮编:473004 电话:0377-60359398